您好,欢迎来到蓝品汇优采云!
蓝品汇优采云

柴油机配件-中国的旋翼天空,由它开始先来一张本厂长最新出炉的全家福中国航空哈尔滨东安发动机

来源:应急救援装备网  作者:蓝品汇优采云   2024-04-05 阅读:113

船用柴油机配件、船舶自动化设备一站式采购维修平台。www.ship023.com

7600多字,稍长,请耐心阅读。

中国旋翼天空从它开始

首先,让我们来一张我们厂长发布的最新Z-5直升机的全家福。

1954年7月和1956年7月,还年轻、还幼稚的中国航空工业试制成功了楚教五型初级教练机和歼五亚音速战斗机。 成功开启了活塞固定翼飞机和喷气式战斗机的“初级技术树”,成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 受到鼓舞,中国航空界人士开始筹划开辟下一棵“初级科技树”——直升机。

直升机作为飞行器的重要分支类型,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可以垂直上升和下降。 他们可以通过传动系统改变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进行机动。 由于直升机不需要大型机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远低于固定翼飞机,因此使用灵活,在军用和民用航空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米4直升机

1955年4月,中国从苏联引进了一批米利设计局1952年研制成功的米4多用途直升机(北约代号“猎犬”)。 交付部队试用后,认为满足需要。 除了军用运输外,这款最大重量不到8吨的直升机还可以用于客运、农业、测绘、医疗救援等多个领域(对于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任何二线直升机都可以使用)推出的飞机必须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多用途功能(单一用途的二线飞机对中国航空人来说是对有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被选为仿制对象首架国产直升机,研制代号为“龙卷风25”。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米4直升机

经过谈判,1956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了许可生产米4直升机的技术合同。 合同规定,苏联有义务向中国转让米4直升机的完整制造技术(包括其使用的Asha-82B活塞发动机),并派专家指导仿制工作。 1956年10月16日,二飞机部四局决定组建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代号:122厂,即今日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代号: :120厂(现中航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 中航发展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前身)被模仿。 原计划从1957年第二季度开始,力争1959年底试制成功。但由于苏联转来图纸和试制材料的延误,仿制计划被推迟到1958年。

1958年1月,苏联终于将全套米4图纸、资料和试制样机材料运到122厂。全厂技术人员开始昼夜三班加班,对图纸进行翻译和追溯。 试制过程中,沉阳飞机制造厂(代号:112厂,即今日沉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和沉阳发动机厂(代号:410厂,即今中航工业沉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参与其中 技术力量驻扎在122厂和120厂提供技术支持。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01号直五原型机飞往北京汇报飞行性能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122厂和120厂于当年6月底分别完成了整机机身和发动机的图纸和资料。 当时为了取得进步,122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不顾苏联派来的五位指导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必须按部就班地遵循标准制造工艺),采用了交叉的方法。设计、制造工装、制造飞机零部件的试制过程。 的工作方法,有效地加速了试制进程(当然这也给后续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仿制工作中,飞机制造商没有注重工艺数据和工艺规程。苏联技术数据后到了工厂,没有组织学习和复习,自编的工艺资料很粗糙,错误百出)。 由于工厂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第一架原型机于11月组装完毕(使用了苏联提供的部分部件),并于12月完成了全机的静态测试。 1958年12月14日,试飞员钱广友、刘兴祥驾驶01号原型机首次飞行成功。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01”原型机两张图

由于当时正处于“大跃进”的背景下,航空工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目标”、“盲目指挥”的严重现象。 严重干扰了国产直升机的发展。 01号原型机首飞成功后,后续的许多测试和生产工艺规范尚未制定。 1959年初,国家鉴定委员会迫不及待地想尽快生产出一批直升机。 生产机验收。 因此,当年总共安排生产了45架飞机。 第一批10架飞机组装完毕。 但由于生产过程中没有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这10架飞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问题。 不过,为了不影响验收,我们只能“侏儒中挑选一般”,拿出质量相对较好的第六辆量产车型,提交给国家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 结果,国家鉴定委员会在刻意“放过”的前提下勉强通过了验收鉴定。 1959年12月19日颁发鉴定证书,命名为“直5”直升机。 次年投入量产(量产版与01号原型机最大的区别是取消了四轮整流罩并增加了外部油箱)。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基础型直升机两张图

Z-5直升机采用单旋翼尾桨布局。 从上面看,转子向左逆时针旋转。 4 个叶片通过铰接固定。 转子结构主体由四个混合结构叶片组成,叶片由钢管梁和覆盖胶合板和布料的木框架组成。 它们通过 4 个孔的钢接头铰接固定在螺旋桨轮毂上。 桨叶平面形状为梯形(主要由主梁、梳状接头后段、螺旋桨叶尖等组成),桨叶前缘装有液体防冰层。系统。 尾桨是三叶螺旋桨类型,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控制改变桨距。

Z-5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是120厂在苏制Asha-82B发动机基础上成功仿制的风冷星形14缸“活塞7”发动机。 配有传动离合器和导向装置。 轴流冷却风扇。 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250 kW(1700 HP)。 最大飞行速度为21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520公里。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基础型直升机,陈英明绘制

Z-5直升机的机身为半硬壳式铆接结构,由机身中段、尾梁和斜梁三部分组成。 机身前部是发动机室。 中段为机舱,容积约16立方米。 机舱有两个入口,一个入口位于后部,机身两侧固定有两个舱口。 当关闭时,它们形成机身的后部(看起来像河马的圆屁股。这种结构后来被Mi-8直升机继承采用)。 该舱口用于将技术设备和其他大型货物装载到机身中。 另一个入口位于机身左侧壁,用于人员进出和空投跳伞。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吉普车驶出Z-5驾驶室的场景

直5直升机的驾驶员座舱位于机身前上部。 机舱内设有2个座位,并安装双控制系统(即左座和右座可独立控制飞机)。 两侧各有一个向后滑动的驾驶舱。 通向机舱的侧门和舱口。

Z-5直升机的起落架为四轮式。 前起落架轮可自动定向,无制动机构。 车轮尺寸为400×150毫米,配备油气缓冲支柱。 主起落架呈金字塔形,配有液压空气缓冲支柱和尺寸为 700 x 250 毫米的制动轮。

Z-5直升机配备两套液压系统,即主液压系统和应急液压系统。 与供给控制系统的液压增压器组合使用。 一旦主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应急液压系统将自动开始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Z-5直升机的电气系统包括一台ZF-6发电机和一个12-HK-28电池。 驾驶舱有通风和加热装置。 驾驶室前挡风玻璃设有电动防冰装置。 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均配备液体防冰系统。 此外,还配备空调系统、灭火系统、氧气系统、机载和救援设备等辅助设备。 照明系统包括着陆灯、滑行灯、航行灯、螺旋桨端灯、编队灯、驾驶舱照明设备等。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带机枪吊舱的 Z-5 直升机

Z-5直升机的机载设备配备了一套驾驶导航仪器和动力装置监控仪器,可以保证夜间和复杂天气条件下的飞行。 通信系统包括CT-1无线电台、WL-5无线电指南针、WG-2A无线电高度计、JT-5A对讲机等。

回到Z-5直升机的批量生产,由于很多生产工艺程序过于简单化,生产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太少,制造质量极差。 完全违反了新机从试制到生产定型的常规流程(这里不得不说苏联专家的建议是正确的)。 结果,1960年计划生产的60架飞机,即使按照当时制定的验收标准,也全部不合格,只能堆在工厂仓库里吃灰尘。

更让122厂和120厂感到恐惧的是,1960年的生产任务还包括一架Z-5专机作为国礼赠送给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因此,大量使用了苏联原装零件。 勉强通过了工厂检验,但当飞机抵达南宁进行交付前试飞时,由于国产零部件质量问题,飞机出现严重故障,无法起飞,导致交付严重延误。 尽管胡志明主席表示对此并不关心,但一向重视外交信誉的周总理却非常不满,并指示国产直升机必须以高质量过关。

1960年12月,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提出了“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决定对部分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进行整顿。 此前不良率接近100%的智5被定为“反面典型”,纳入彻底整改范围。 会后,责成122厂、120厂制定Z-5整机、发动机高质量通关详细方案,并限期报批。

1961年3月,122厂、120厂制定了高质量通过Z-5的计划,决定忠实、细致地按照苏联图纸重新仿制Z-5,不再采取投机取巧的措施。

1963年7月,第一架重试的Z-5直升机总装完成。 首飞于1963年8月20日,8月20日至9月18日,共飞行16架次/20小时41分钟,表现良好。 1963年9月21日,经鉴定验收,宣告优质合格。 12月11日,颁发鉴定证书并批准定稿。 为此,中央军委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同年1963年12月25日,120厂仿制的苏联Asha-82В风冷星形14缸活塞发动机也高质量地通过了测试,正式命名为“活塞7号”发动机。 机身和发动机的高品质为Z-5的量产扫清了道路。

1964年,Z-5直升机在122厂正式投入量产。然而,即使是完善质量控制后的“合格品”,交付后仍然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困扰。供部队使用。 例如,1965年11月交付的一批6架飞机中船舶物资,有5架出现质量问题,在转运过程中被返厂维修。 失败率高得惊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1966年6月15日,7320机组一架Z-5在河南新乡试飞时发生一级事故,导致机上2名飞行员和9名机组人员死亡。 这起事故惊动了军事委员会。 经调查发现,由于钢梁和木结构旋翼叶片出现裂纹,在飞行过程中旋翼叶片断裂,导致飞机失控坠毁。 因此,军委要求尽快更换Z-5直升机上的金属旋翼。

事实上,早在1962年,122厂的技术人员就注意到金属旋翼对于增加直升机的修理周期有很大好处。 当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结束,122厂派员前往西藏地区检查我军使用的飞机。 从印度军队缴获的完整的美制贝尔47G3直升机和被击落的苏联Mi-4新型直升机残骸(还缴获了一架完整的Mi-4飞机,但被运回印度),金属旋翼被集。 该样品为国产金属转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样品。

1963年,122厂研制的金属转子叶片样品试制成功。 1966年6月22日,自制的金属旋翼安装并试飞,取代了原来设计的钢梁和木结构旋翼叶片,提高了旋翼的使用寿命和整架飞机的飞行性能(旋翼大梁内充有高压氮气,并装有压力信号器,可以及时发现旋翼梁上的裂纹,大大延长了直升机和旋翼的维修寿命)。 1966年8月6日,新型金属旋翼经国家验收后转入批量生产,直五第12生产批次的第7架开始装备国产金属旋翼。 尾部螺旋桨也是玻璃钢材质; 同时,硬质厚壁金属油箱改为薄壁软质油箱,座舱内可移动副油箱改为机身两侧外置副油箱,不仅增加了驾驶舱的有效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在驾驶舱里放一个油箱当然是非常恐怖的)。 机身地板下增加了一个650×900毫米的大型舱口,以方便起吊或放下货物,并将手动绞盘改为电动绞盘。 将 3 kW 发电机更改为 6 kW 发电机。 将固定供氧设备改为可移动供氧设备,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 改进了集体俯仰油门控制手柄,保证1500米高原正常起飞。 飞机首次大修寿命将从3年500小时延长至800小时。 转子的寿命从500小时提高到600小时,再延长到800小时。 1966年经过改进,Z-5直升机旋翼质量不可靠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不久,在“十年疗养”的背景下,122厂一些激进的技术人员从1969年6月28日开始思考“技术革新”。改进项目达24项,主要以铝代钢、以焊代锻。 ,并简化流程。 由于这些“技术创新”大多是在没有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和测试的情况下仓促采用的,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 生产的飞机缺陷率再次飙升。 1970年和1971年计划生产的200多架Z-5中,有150多架因质量问题而无法交付使用,次品率高达75%。 其中船舶物资,1971年6月交付的一批6架Z-5在转往北京的过程中,因各种质量问题出现了轻微、中度故障。 原本需要一周时间的转机航班,花了整整一个月零八天才完成。 此事已报告中央军委。 叶剑英元帅勃然大怒,在报告上大笔一挥:“飞机还不如小毛驴快!”

在周总理“必须提高质量和管理”的严厉命令下,122厂于1972年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质量整顿,一切所谓的“技术革新”都被叫停,并责令改回原来的样子。 设计强调,不允许随意改动,违规者将按规定严惩。 在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122厂的Z-5生产终于步入正轨,质量稳定。 随着成品优质率的大幅提升,Z-5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也开始大幅下降。 1963年价格为158.1万元,1966年跌至97万元,1967年跌至48万元。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基本型直升机

从1963年Z-5直升机定型批量生产到1979年停产,共生产了545架直升机(只统计优质成品,不包括因质量问题无法交付的次品) ),其中基本437型有86款客运型、7款林业型、13款水上救援型、2款海试型。 其中,87架直升机用于对外军事援助(援曹县39架、越南1架、刚果共和国3架、马里3架、南也门3架、几内亚3架、阿尔巴尼亚有 34 架直升机)。

废弃的阿尔巴尼亚 Z-5 直升机

Z-5直升机定型后,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研制了多种改进型,主要包括客机型、农林型、航测型、水上救生型、军用型等。武装类型。

Z-5客运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客运直升机,陈英明绘制

该机型是Z-5改型机中产量最大的机型。 研制工作于1963年开始,与Z-5基本型相比,Z-5客运直升机取消了射手座舱和士兵座椅,并在1至4架的射手座舱内安装了200升油箱; 书桌、沙发座位、卫生间、照明和通风以及室内降噪覆层。 同时尾舱盖关闭,舱窗改为方形,扩大采光面积,更便于观察(早期型号一侧有3个方形窗户,后期型号一侧有5个方形窗户) )。 两侧还安装了两个额外的250升油箱。

Z-5客机将最大平飞速度从185公里/小时提高到21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从140公里/小时提高到170公里/小时,动态上限从5500米提高到6000米。 。 为了提高高原性能,改进了集体俯仰油门控制手柄,平原地区采用小行程,高原地区采用大行程,大大提高了发动机进气压力,保证了1500米的飞行能力。高原。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客运直升机两张图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新型Z-5客运直升机两张图

Z-5客运直升机为领导人进行公务访问和视察提供了快捷的交通工具。 共生产86架,其中1963年1架、1966年30架、1968年6架、1969年35架、1972年10架、1975年4架。平均购买价格约为52.3万元。 部分援助流向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家。

Z-5农用/测绘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农用/测绘直升机,陈英明绘制

该型是Z-5多用途直升机的基本型和客运型。 逐步交付部队后,122厂根据民航专业飞行队(主要从事农业飞行、林业飞行和测绘飞行)的需要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在Mi-4СХ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专门的小规模改装可加装吊具等装置,部分改装零部件由民航部门提供。 其中改农用7座(1964年2座、1965年2座、1966年3座)。 航测版于1966年改装为两架。此外,民航部门还装备了7种基本型号,共计16架。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农用直升机两张图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测绘直升机两张图

Z-5医疗救援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医疗救援直升机,陈英明绘制

该型以部分Z-5客运直升机为基础,配备了一些救生设备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可以执行简单的救援任务。 取消了内部副油箱,外部增加了两个250升副油箱; 添加了救生设备和 НСB-5 无线电。 这是最早具有救生能力的多用途直升机。 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装共34架。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医疗救援直升机两张图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水上医疗救援直升机两张图

1965年以来,122厂根据水上医疗救援的需要,不断改进Z-5医疗型。 它被称为Z-5水上医疗救援型。 其主要改进项目是在机身地板第6至9架下增加新机身。 650毫米×900毫米舱口采用可拆卸式舱口,对称位置的5-6框加装电动绞盘; 洞口九格地板上设有活动绳梯和救生网; 额外安装救生索和抛掷救生艇的挂钩; 在驾驶室内增加观察镜; 添加НСB-5无线电和敌我识别设备; 取消加热、防冰系统等设备。 该型号没有进行修改,但生产了13辆新型号(其中1965年1辆、1966年7辆、1969年5辆)。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医疗救援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改装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改装直升机,陈英明绘制

1972年8月,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引进国外航空技术的机遇,飞机工业部要求已更名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的122厂更换Z-5的活塞7配备性能更好的发动机。 加拿大普惠公司的 PT6T 涡轴发动机。 该项目被命名为智5盖(Z5-G)。

1973年3月,接到用PT6T发动机更换Z-5的通知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立即启动论证工作,并参观了南京航空学院和空军直升机部队。 5月,详细论证方案正式提交三机部。 1973年8月,三机部批准了PT6T-6发动机的改装计划。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改装试飞模糊照片

1975年3月15日,装有两台并联PT6T-6发动机改装的Z-5原型机滑行。 3月16日,进行首次悬停起降飞行,随后按照大纲要求转入试飞。 1975年10月19日,Z-5改装完成高温(南京)和高原(西宁)适应性试飞并返回工厂,历时48天。 通过初步试飞发现直五在3000米以下高原的性能优于直五,高温性能也略优于直五。 飞行实践证明,Z-5改装PT6T-6发动机总体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画的Z-5改装直升机两张图

虽然Z-5改型的性能较Z-5基本型有所提升,但无法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 而且Z-5型号已经落后,继续开发的价值不大,所以只建造了一辆原型机。 之后就没有了。 1983年10月,样机被送到哈尔滨兆麟公园,供市民和游客参观、拍照。 为此,哈飞工厂还设立了青少年航天摄影服务点,由该厂10名下岗失业员工担任工作人员,被认为是“解决再就业”的典范。

Z-5军用武装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武装直升机

该型直升机是122厂应陆军航空兵要求研制的武装直升机。 可承载货物1.2吨,升起后可承载1.35吨(不运输货物时可承载11名全副武装伞兵或15名普通步兵)。 )。 Z-5的驾驶室可装卸一辆北京212A吉普车(该吉普车常用作78式82毫米无座步枪的运载工具,为空降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机腹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 夹舱两侧各安装一个架子,可安装标准57毫米火箭炮巢。 如果用于野外救援,担架上可运载8名伤员和2名医护人员(通常是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 已大量装备陆军航空兵和空军部队,装备数量未知。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我厂厂长绘制的Z-5武装型第二张图

Z-5直升机参加了国内许多有影响力的赛事和测试。 其飞行轨迹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东海,西至青藏高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以及随后的多次试验,直五都承担了一定的任务。 曾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等行动中执行过军事运输和救援任务。

此外,Z-5直升机在全国各地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屡屡取得优异成绩。 Z-5直升机已用于和地震的救灾工作,以及和Henan的洪水。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当总理Zhou检查的地震袭击区域时,他乘坐Z-5乘客直升机。 中航工业

作为中国国内生产的直升机的先驱,Z-5直升机已经经历了各种曲折,但其意义仍然非同寻常 - 它是中国生产的第一台多功能直升机,实现了中国直升机行业的零地面; 基本上,在当时满足中国的需求,国防建筑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最初为中国直升机的工业基金会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贡献是最大,不可替代的。

在1990年代,Z-5直升机由于其向后的原型技术,有限的飞行性能,范围和负载能力以及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需求而逐渐退休(截至1999年,它已经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陆军航空部队)。 工程中没有Z-5直升机),这是一代著名的“第五系列”飞机的终结。 在Z-5,Z-8,Z-9甚至今天的Z-10,Z-20和其他后代的窗帘召唤之后,它光荣地假设了共和国的低空主干。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退休后在上海航空科学中心展出的Z-5直升机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Z-5基本模型,带机枪吊舱的航空博物馆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

航空博物馆内的Z-5武装直升机

Z-5直升机性能数据

船员:2名乘员 + 11名乘客

长度(含旋翼和尾桨):20.015米

转子直径:21米

身高:4.4米

空体重:

最大起飞重量:

发动机:一个活塞-7气冷径向14缸活塞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1250千瓦)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180公里/小时

最大负载范围:520公里

实用天花板:6000米

船用柴油机配件----------------------------
这是船舶柴油机配件采购平台。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